你为何不发朋友圈了?可能是没真人吧
2023年了,发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少,除了让人产生压力外,我想更多的是不愿分享了,当然还有一个字“累”有关,除此之外, 朋友圈里没有真人,全是人设。
今日,有不少网友发现微信内测朋友圈置顶功能,但目前只有一小部分的微信用户可以使用此测试功能。不少网友表示,因为生活节奏太快,根本没精力没时间去分享朋友圈;除了微信朋友圈置顶,网友还希望微信更新好友互删、语音进度条、一键已读所有消息等功能。
《我想网》详细的总结5点:
第一,发朋友圈需要屏蔽家人老师同学,累
第二,一些朋友圈容易被过分解读,累
第三,衣服稍微漏点的不能发,会被批评,骂人的也不能发,会被批评,累
第四,发了好笑的事情问我为什么好笑,累
第五,有时候屏蔽漏了,累
总结:累
为什么说 朋友圈里没有人,全是人设呢?
但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:我们都是慢慢被逼进各自的朋友圈人设里。一朋友说:她前天翻自己的朋友圈,发现自己已经是标准的营销狗了,隔着一层花花绿绿的墙,越刷越孤独。但不舒服又是不可能说出来的。
其实是朋友圈让人变脆弱了。
它的封闭效应,造成了一种私密感。但是,当你加了越来越多的人,它解决不了你很私密的心理需求了。而我们却对它抱有错误的期待。
有的时候我也很讨厌自己的那种脆弱:
看到以前玩得很好的老同学的朋友圈,却无话可说的时候;
点赞显得敷衍 ,留言又不知道说什么。有一种熟人渐行渐远的尴尬;
想表达心情,那么多人在看,不好说,只好孤单地转发一首歌。
——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对“朋友圈”这件事产生了错误的预期。
给自己定下规定:
不要在乎那些点赞;不给自己定立什么人设;想诉苦的时候,别发在朋友圈,哪怕找个老朋友聊聊微信。
我们的生活很精彩,很结实,别为了删不删朋友圈思前想后;拍照不是为了点赞;老朋友的朋友圈看不懂,也没什么。重点是,如果你在意一个人,去告诉他,别在朋友圈寻找蛛丝马迹。朋友圈很好,但对它保持警惕吧。
它代表不了什么。
当然,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因人而异:
隐私意识增强:随着网络空间的不断发展和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层出不穷,很多人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隐私安全,不愿意将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公开在朋友圈中。
社交疲劳: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更轻松地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,但同时也会带来大量的信息和社交压力。一些人可能感到疲倦,不再愿意花大量时间去维护自己的社交圈。
兴趣改变: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可能发生变化,可能曾经喜欢发朋友圈的人现在更愿意将时间用于其他方面。此外,一些人可能发现自己更喜欢与亲密朋友或家人进行私下交流,而不是通过公开的朋友圈。
网络世界的竞争加剧:随着社交媒体平台供给的逐渐增多,人们的注意力被分散,面临的选择也越来越多。这增加了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竞争关注的难度,可能会让一些人失去发朋友圈的积极性。
总之,每个人对于社交媒体的态度和行为都是不同的,这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。